欢迎来到中国船舶在线 邮箱 | 登录
舰船装备

【装备发展】美国开始测试潜用超轻型鱼雷

发布日期: 2020-06-03 来源:原创 闫璞 魏博宇 蓝海星智库   访问量:



  2020年5月21日,诺•格公司为美国潜艇开发的首枚“超轻型鱼雷”(VLWT)原型样机成功进行首次声学测试,从而使美国一度沉寂的反鱼雷鱼雷研究再次浮出水面。
   一、项目背景
  超轻型鱼雷是在美海军的“紧凑型快速攻击武器”(CRAW)计划下研发的,最早由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应用研究实验室设计。2016年,美海军研究署授予诺•格公司合同,由其继续研发工作。
  “紧凑型快速攻击武器”(CRAW)计划最初作为鱼雷防御武器提出,也就是反鱼雷鱼雷,后来又要求具备常规的反潜战能力。在该计划下,美海军一直在努力开发新型“通用超轻型鱼雷”(CVLWT),它可以替换使用多种战斗部、制导系统,以及针对某些特殊任务优化其他系统。 图1 美海军“紧凑型快速攻击武器”(CRAW)   美海军曾尝试部署称为“对抗反鱼雷”(CAT)的一种“通用超轻型鱼雷”,作为高价值水面舰艇“硬杀伤”鱼雷防御系统(ATTDS)的一部分,但由于项目的许多技术难题,美海军于2018年9月停止了该项目的工作,并于2019年2月宣布从5艘“尼米兹”级航母上拆除先前安装的系统。
   二、“超轻型鱼雷”基本情况和当前进展
  “超轻型鱼雷”是“通用超轻型鱼雷”的一个版本,据诺•格公司发布的消息称,该鱼雷长2.15米,重量仅为99.8千克,约是美海军目前使用的传统重型鱼雷重量的1/16、大小的1/3。从公布的鱼雷照片和现场人员对比看,其直径小于目前美军通用的MK50、MK54等324毫米轻型反潜鱼雷,是一种更加紧凑的鱼雷。 图2 “超轻型鱼雷”现场图   “超轻型鱼雷”使用了美国为MK50鱼雷开发的热动力闭式循环系统,是一种双回路闭式循环动力系统。该系统具有很多优点:燃料能量密度高,鱼雷的航速高、航程远,12秒就可以加速到最高速度的一半;不会向外界排出气体,鱼雷的功率和航速不受背压影响,从而可以在大深度下工作,为鱼雷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深水性能优势;热动力系统不向外界排出物质,因此无航迹、无排气噪声、无污染,大幅提高了鱼雷隐蔽性;系统结构比其他热动力系统简单,控制组件较少,可靠性高。
  诺•格公司对“超轻型鱼雷”的基线设计进行了改进,旨在取代高成本组件,提高可承受性、可重复性和可靠性,此次试验针对鱼雷的声学阵列进行测试。
  在2021财年最新预算中,美海军为“紧凑型快速攻击武器”项目和相关系统开发提供超过4950万美元的资金,标志着反鱼雷鱼雷已由实验项目进入到海军的正式研制计划中。美海军计划从2024财年开始将“紧凑型快速攻击武器”装备到“弗吉尼亚”级Block III和IV型攻击型核潜艇上,未来将进一步装备到所有“弗吉尼亚”级潜艇(包括未来加长型Block V型)上。
   三、分析和展望
  1、提高潜艇防御能力
  传统的潜艇防御,都是采用诱饵、干扰器等软杀伤手段,引诱、迷惑、干扰来袭鱼雷,致使其航程耗尽或给潜艇规避时间,摆脱鱼雷攻击。随着现代鱼雷识别假目标的能力不断增强,这一手段就显得力不从心了。潜艇加装“紧凑型快速攻击武器”后,就具备了主动杀伤来袭鱼雷的能力,使鱼雷的攻击彻底失效,极大地提高了潜艇的防御能力。
  2、成为水下通用的快速攻击武器
  “紧凑型快速攻击武器”因为其体积小、重量轻,可搭载到多种作战平台上,如水面舰艇、潜艇、飞机、小型船只,甚至是无人潜航器、无人水面艇和无人机上;又由于速度快、反应迅捷,可以有更多的用途,比如,作为鱼雷进行反潜,作为反鱼雷鱼雷对付来袭鱼雷,也可用作水鱼雷蹲守伏击敌方舰艇,一枚水雷还可携带多枚“紧凑型快速攻击武器”,打击多个目标。 (蓝海星:闫璞 魏博宇) 想了解更多国外国防战略、军事工业、装备发展、前沿技术相关研究,请关注蓝海星智库微信公众号:SICC_LHX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