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船舶在线 邮箱 | 登录
舰船装备

美海军发布2021版《海军作战部发展指南》

发布日期: 2021-03-30 来源:闫俊平 白旭尧等 蓝海星智库 访问量:



闫俊平 白旭尧等 蓝海星智库

2021年1月,美海军作战部长签发《海军作战部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以美海军部2020年底发布的新版“海上三军”战略《海上优势:以一体化全域海上军事力量制胜》为总纲,以海上控制和力量投送为海军核心使命,将加强战备、提升能力、扩大规模、人员培训作为重点任务,指导海军未来十年发展建设。

一、发布背景2016年,美海军作战部发布1.0版《维持海上优势》规划,明确以中、俄为战略对手和作战对象;2017年,美海军作战部发布《未来海军》白皮书,正式将海军战略从“由海向陆”调整为“回归制海”。为落实《未来海军》白皮书,美海军作战部2018年对《维持海上优势》进行适应性调整,并发布了2.0版本,提出“加速装备采办、优化业务与兵力结构、加强合作”等举措,以支持特朗普政府的“大国竞争”战略。2020年底,美海军部发布由海军作战部长、海军陆战队司令、海岸警卫队司令联合签发的新版“海上三军”战略《海上优势:以一体化全域海上军事力量制胜》。为推进该战略在海军层面的落地,美海军作战部发布了《海军作战部发展指南》。“指南”将替代2.0版《维持海上优势》战略,进一步明确海军应对“大国竞争”的策略,调整优化军力建设和运用思路、装备技术发展重点。

二、主要内容(一)分析了安全环境美海军认为,中、俄海上力量的快速发展,正在打破长期以来“自由、开发”的海上秩序,严重威胁美国及其盟友的海上利益。中国正将海军力量部署至全球,以控制重要航道,成为美海军长期战略威胁;正持续建造现代化水面战舰、潜艇、航母、两栖攻击舰和下一代战斗机;在火箭军支援下,中国海军、海岸警卫队和海上民兵协同部署,在水下、太空以及信息域对美国及其盟友构成严重威胁。俄罗斯海军正在扩大全球行动的频次和范围,进一步靠近美国本土;正进行战略核力量现代化,加速发展潜艇、护卫舰、战斗机/轰炸机、高超声速导弹、战术核武器;正持续实施网络攻击。

(二)提出了应对“大国竞争”的策略美海军提出加快建设一支规模更大、作战能力更强的未来舰队;推进与海军陆战队、海岸警卫队整合,打造“一体化全域海上军事力量”;提出不同烈度的用兵思路。强化海上控制和力量投送能力。海上控制的范围将扩展至太空、网络、电磁频谱等作战域,美海军将提升与其他军兵种联合实施全域海上控制的能力。同时,持续强化力量投送能力,遏制侵略并以较低代价化解危机,具体包括从水下、水面、空中发射大量常规武器,利用信息战、网络战和特种作战等力量,为美国及其盟友提供可靠保障。

加强新兴技术在海战中的运用。推动舰队现代化,利用新兴技术维持海上优势:一是部署广域分布、持久运行的传感器、先进作战网络、远程高速武器等,使作战资源更加分散;二是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辅助决策,实现决策优势;三是加快推进无人系统在争议海域的部署,以低成本、有效的方式与对手竞争并取胜。
构建一体化全域海上军事力量。加快推进与海军陆战队、海岸警卫队整合,构建“一体化全域海上军事力量”。核心是,整合三军的规模、能力、权限、使命任务等,形成优势互补、能力倍增,打造超越传统海军、更具对抗性和杀伤力的新海上军事力量。明确不同烈度竞争的用兵思路。一是“平时竞争”,持续开展全球自由航行和飞行活动,遏制对手过度、非法的海权主张;持续开展海上监视,扩大信息和决策优势,揭露和对抗对手恶意行为。二是“出现危机”,提高并维持战斗力,持续动态部署作战力量,阻止对手获取更多海上利益。三是“发生战争”,将与各军兵种及盟友联合,实施“分布式海上作战”“对抗环境中的近海作战”“远征前进基地作战”等作战概念,通过海上平台分散部署、海上力量全域机动制造对手决策困境,利用大规模网络化武器实施饱和打击,限制或摧毁对手舰队及岸上防御系统等,实现海上控制和力量投送。

(三)未来发展重点美海军将以加强战备、提升能力、扩大规模和人员训练为发展重点,持续强化制海和力量投送能力,推动先进作战网络、无人系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1. 加强战备目标:通过按计划开展装备维护、整修关键基础设施、加强多域协同作战、与盟友开展演习演练等措施,建立人员充足、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海军,在平时竞争、出现危机、发生战争时取胜。增强平台建造维护能力。提升水面舰艇、潜艇和飞机按期交付能力;优化可用性维护规划,确保平台按期完成维护;推广数据驱动的“从能力到项目”(P2P)方法,提高部队战备水平。优先投资关键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海军造船厂、干船坞、维修设施和航空站等,确保满足未来几年水面舰艇、潜艇和飞机的建造维护需求;投资全球基地和站点网络等舰队后勤设施。研究对手并隐藏实力。加强对竞争对手作战能力和用兵思路的研究,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对手特点,通过演习、试验和培训加深理解与认识;谨慎规划演习和行动,防止因关键信息泄露而被对手掌握弱点。加强全域作战设计与演习。推进与陆军、空军、太空军和信息与网络作战力量、特种部队及盟友的协同;开展兵棋推演和演习演练,完善作战概念和相关能力。

2. 增强全域软硬杀伤能力目标:在本世纪20年代中期部署“海上作战体系架构”,部署系列反C5ISRT能力、远程高速武器以及可对抗反舰巡航导弹的定向能武器等,建立可在所有作战域协同实施软硬杀伤的舰队。提升信息系统抗毁性与可靠性。发展可靠传感器、指控节点、平台、武器等,提高C5ISRT体系架构的抗毁性,同时更快速闭合杀伤链。在部分系统被干扰情况下,可利用水下、深海、网络武器等软杀伤手段,迫使对手丧失战斗力。发展更多种类数量的攻防武器。研制并部署更多种类和数量的先进导弹、鱼雷、水雷、网络武器、电磁武器等,对水面、水下、空中、太空、岸上及网电空间内的目标实施软硬杀伤;改造现有平台,搭载高超声速武器;发展可在对手防区内执行任务的固定/机动式传感器、潜艇、无人系统等;部署大功率定向能武器和电子战系统,降低弹药储备对舰队防御能力的影响,提高舰队抗饱和攻击能力。

发展“海上作战体系架构”(NOA)。“分布式海上作战”要求海军平台、武器和传感器等通过“海军作战体系架构”连接,并与“联合全域指挥控制”(JADC2)系统集成。“海军作战体系架构”包括网络、数据和分析工具及基础设备,可使分散部署的海上部队互联互通,为联合部队提供决策优势。此外,还将通过“特遣部队制胜”计划整合海军资源和专业知识,力争十年内部署“海上作战体系架构”。推进分布式海上后勤力量建设。提升支撑“分布式海上作战”概念的后勤保障能力,建立可在高威胁区域随时行动的后勤网,以低成本、有效的方式支撑作战,具体包括保护、维持后勤信息系统并实施现代化改造,扩大战略海运规模,调整商船用途等。通过作战概念创生新能力。创新作战概念使现有作战能力满足新的作战需求,成立“新型任务部队”,推动作战中心和实验室先进思想的融合。3. 扩大规模并强化海上合作目标:持续推进潜艇采办,将无人系统融入舰队,为“分布式海上作战”概念提供充足平台,建立有人和无人舰艇结合、规模更大的联合舰队,满足海军水面、水下、空中作战的需求。扩大有人-无人联合舰队规模。一是将“哥伦比亚”级弹道导弹核潜艇采办作为首要任务按期推进;持续建造“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并研制后续型号,扩大水下战优势,压缩对手作战空间。二是发展“星座”级护卫舰等中型水面作战舰艇,在平时竞争及未来高端战争中遂行分布式作战。三是大力发展水面、水下和空中无人平台,2030年前成熟运用,提升情监侦能力,为分布式海上部队提供额外的精确打击火力和补给手段。

加强“海上三军”内部及与盟友的合作。加强与海军陆战队、海岸警卫队配合:海军陆战队通过远征前进基地提供海上攻防火力和情监侦能力,海岸警卫队提供必要的执法和安保能力;将继续加强与盟友合作,共同遏制或应对高端战争。4. 加强人员培训目标:持续开展训练和学习,培养契合美国核心价值观的作战文化,建立可超越任何对手并与之抗衡的强大海军。加强作战文化建设。在海军舰队培养“卓越文化”和“任务指挥文化”,消除偏见,尊重个人尊严和价值。
推广数字化训练手段。持续发展“岗前培训”系统(RRL)和虚实仿真训练系统(LVC),使海军可在安全、可控的条件下掌握高端战术。RRL利用敏捷、多途径方法提供及时的相关培训,确保作战人员掌握舰上作战所需知识;LVC利用先进计算能力和网络技术将实际训练与仿真训练融合,以提高训练效能。

三、几点认识美将通过多军兵种联合形成“全域优势”。美海军一方面加快推动“海上三军”整合,并与陆军、空军等传统作战域兵力紧密配合;另一方面,将加强与太空军、网络部队等新兴作战域兵力的联合;此外,强化与盟友海上军事力量的合作。无论“平时竞争”“出现危机”还是“发生战争”,美将从深海到太空、从远洋到近岸,并在信息环境、网络空间以及电磁频谱等方面,形成“全域优势”,大幅增加我海空防御难度。美海军将加快发展并落实新型作战概念。为满足“高端战争”需求,美海军正实施“分布式海上作战”“对抗环境中的近海作战”“远征前进基地作战”等新型作战概念,其核心是实现海上军事力量全域分配、机动部署,以“制海”谋取海上优势,进一步达到“制陆”的目的。美海军作战理论创新将牵引海上装备技术发展和作战能力提升,这势必增加我应对“高端战争”的不确定性。美海军将加快推进海上装备技术发展。中美军事竞争的核心是海上军事力量的竞争,美海军明确提出以我为首要战略竞争对手,不断探索制衡我海上力量的有效措施。维持核动力航母和大型水面战舰采办计划不变基础上,扩大中小型水面战舰的列装,强化制海能力;提升武器平台全域攻防火力,同时高度重视大中型无人平台以及大数据分析工具等新兴作战力量和技术手段的运用,提高分布式舰队态势感知能力和互联互通能力等,将导致我海上作战面临更复杂多变的局势。

(蓝海星:闫俊平 白旭尧 柳正华)



相关附件:
  • 最新
  • 最热
  •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