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游斐济 | 体验“蓝色通道”
发布日期: 2021-12-16 来源:原创 林静 游艇业杂志 访问量:
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太平洋诸岛纷纷关闭了国境,船家被困在了帆船当时所在的地区,一年多不能按计划帆游。随着疫苗的上市,有些国家的帆船政策出现松动,太平洋岛国斐济就是其中一个。
蓝色通道计划
∨
2020年7月,斐济推出针对休闲船舶的“蓝色通道计划”,对满足全部条件的船舶开放边境,这些条件包括:
1)船家必须选择政府指定的代理机构代办手续,不能自行申请;
2)必须提供斐济帆游的路线和大概时间表;
3)提供离开上一个口岸前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4)2021年10 月起要求所有船员具备疫苗注射证书;
5)必须全程打开船舶自动识别信号(AIS),以便斐济海军识别;
6)下载CareFiji小程序,便于防疫跟踪。

去斐济的路上,弱风,不对称球帆起了很大作用▲
包括海友号在内,大概有二百条船申请获批蓝色通道计划,入港手续如下:
1)必须由两个指定港口 Savusavu、Port Denarau入关,到岸后在船上隔离14天,跑船路上时间也算,但一旦经停任何港口,计时清零。Savusavu港有指定的检疫隔离锚地,隔离期间不得下船;
2)隔离满14天后检疫人员上船做核酸检验,结果阴性船方可离开隔离区进游艇会,边境人员上船办各种入关手续。船员上岸去各部门交手续费。连同代理机构全部费用加起来总共一千多美元;
3)代理机构代办帆游许可,获批后发给一面“蓝色通道”旗帜,旗子上印有编号,便于海军防伪跟踪。
13天的顺风航行
∨
海友号9月16日离开大溪地。离港那几天非常紧张,斐济这边要求核酸检验结果和离港时间不超过72小时,大溪地那边移民部门护照盖章后当天午夜12点前必须离境,当时大溪地还在封城期间,一些出境手续改成网络办理,不同部门需要协调时间。海友号时间没有协调好导致一个文件过期失效,无奈只好重新办理,最后在核酸结果超时前搞定所有手续。这大概是疫情期间旅行的新常态吧。
斐济的水如祖母绿宝石一般▲
大溪地至斐济两千多海里,在东风信风带上,九月份赤道无风带开始南移,南太平洋上空出现一个个无风槽(trough)。2020年初海友号从鲁滨逊岛至甘比亚群岛,那一程为了寻找稳定信风向北跑了二百海里,一路上坑坑槽槽很多无风经历,结果走走停停跑了40天,结论是天气预报无风槽的走向和面积经常不准,多跑路去找好风往往得不偿失。海友号的航行策略是跑直线最短距离。
第一天20-24节正东信风,海友号跑了179海里,第二天风力减弱至15节,153海里仍是不错的表现。接下来的10天海友号一次又一次地跌入无风槽,如果风实在太弱,主帆耷拉脑袋,帆桁咣咣摇晃,这时就开马达,风力足够张帆就帆行。海友号迎风或横风只需5节风速就能跑起来,不对称球帆派上了大用场,帆行时绝大多数时间都用它。最后两天强信风又起,海友号9月30日驶进斐济Savusavu港。总共用了13天,每天里程不少于109海里,跑马达28小时,实际航行2000多海里。

此程亮点:海上的中秋夜。那夜我们正好航行在无风槽中,微风5-8节,涌浪很小,海友号张着全帆,感觉就是轻舟荡漾。无云的夜空,没有任何城市光污染,中秋月那叫一个亮啊!夜色真可以用如同白昼来形容,不由得想起被引用成了俗套的“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转天傍晚我早早地待在甲板盼着月亮的出现,它一出场我就被惊艳到了,八月十六的月亮红彤彤巨大无比,月升就跟日升似的,它不紧不慢地爬了上来,红色渐渐退去,月亮恢复了它皎洁的颜色。那夜下了点雨,强烈的月光被雨雾折射,我第一次看到了月虹,它淡淡地挂在船头不远的地方,似乎也有色谱呢。
结伴4条船的不同境遇
∨
帆游斐济外岛Lau Group
∨
通过进展报告,虽未见过面海友号和瑞士船已经对彼此的seamanship有了认可,见面后更是一拍即合。我们结伴一起帆游了一个多月,其中斐济外岛Lau Group很值得推荐。
Vanua Balavu是Northern Lau Group最大的岛,周围有一圈珊瑚礁环,中间的山丘不到三百米高。跟大溪地火山地貌不同,Balavu只有南面是火山岩,北面是石灰岩地貌,只有山顶有一层薄薄的红土,大概是火山爆发喷出的火山灰落在了山顶。火山土壤比较肥沃,农场果园都建在山顶上。
背景是Vanua Balavu的千岛湾(Bay of Islands)▲
石灰岩溶于海水,天长日久山脚被侵蚀形成沟槽,海里的岩石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雨伞,也有倒塌的。石灰岩丰富的矿物质滋养着珊瑚的生长,珊瑚的颜色和种类远比大溪地丰富,只是溶解的石灰岩使海水不那么清澈。我们两条船在一尊尊奇形怪状的岩石中间锚了几天,白天潜水、划桨板,开小皮艇探索周围的水湾洞穴,钻过一个个天然石桥,看着水里的珊瑚礁和热带鱼,真是人间仙境;晚上两条船互做饭局,非常享受。
我们专门去探索了一个所谓的飓风坑(Hurricane Hole),水湾入口很窄,七绕八绕进到里面完全封闭好像环形剧场。千万不要被这别有洞天的地方所迷惑,去年一条德国船在此扛飓风Yasa,结果船沉了。因为水湾四周是峭壁,反射涌进来的海浪形成驻波,德国船长的博客说船上下颠簸得如此剧烈,甲板上根本站不住。最后缆绳断了,船被推倒崖边,嵌在崖脚石灰岩被海水侵蚀的沟槽里,涨水后船体被岩石“捏碎了”。我们勘查现场发现,不仅崖脚沟槽很深,槽上方还有一个个像匕首一样的倒悬石锥,估计割甲板就像切豆腐一样容易。扛飓风还是找有红树林的小河更好,当然离开飓风带才是上上策。
另外几个锚地也是美轮美奂,篇幅有限,放几张照片吧。笔者写此文时海友号正准备南下新西兰,疫情期间获得帆船入境特批及船员入境签证也需要费些周折,下篇写写新西兰。
海水侵蚀石灰岩所形成的蘑菇岩▲
浅水处可以看见热带鱼在珊瑚礁间嬉戏,还有海龟伸头探脑▲
开小皮艇钻天然石桥▲
2021年11月4日
于斐济Savusavu
《游艇业》杂志12月刊已上市,点击图片购买↓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
               2024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国际船艇产业发展专题报告会圆满落幕 (2024-11-19)
               坐着自家游艇出海垂钓 在海中人工岛度假休闲 未来的海洋文旅将带来哪些奇妙新体验 ? (2024-11-18)
               高端游艇云集 2024第二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游艇展区开展 (2024-11-18)
               OP帆船体验活动亲测航行的乐趣!就在第二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 (2024-10-17)
               中国城市冠名船队成功完成史诗级环球航海赛事 (2024-08-12)
               首艘中国自主研发的Robo Boat新能源智能驾驶海钓用游艇(舟山标准)正式在舟山普陀启航 (202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