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船舶在线 邮箱 | 登录
综合资讯

应对疫情 医院船该怎么用?看这篇就够了!| 中远海运e刊

发布日期: 2020-03-19 来源:同舟吹雪 中国远洋海运e刊   访问量:



  美国国防部长埃斯珀于3月17日表示,美军已下令两艘世界上最大的医院船仁慈级的“舒适”号和“仁慈”号做好部署准备。虽然仁慈级医院船没有治疗传染病的能力,但美军计划让两艘医院船收治美国沿海地区非新冠肺炎患者,以缓解当地医院的医疗压力,集中资源治疗新冠肺炎患者。   在此之前,多艘豪华邮轮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旧金山海域漂流数天的“至尊公主”号邮轮3月9日停靠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港。当时美国为什么没有出动全球最先进的医院船,而是在几经权衡后选择让乘客上岸隔离?美国医院船的确很先进,但它是针对战争伤亡建造的,主要功能是面对烧伤、外伤等外科及普通疾病,对于传染病的治疗考虑很少。医院船虽设有隔离病区,但容量非常小,只有数十张隔离床位,远远无法满足几千人规模的隔离需求。   正是因为医院船应对疫情存在局限,因此,虽然印尼政府于2月26日派遣海军医院船“KRI Dr Soeharso”号接回了“世界梦”号邮轮上工作的188名印尼船员,但并没有在医院船上进行隔离,而是送到无人岛上隔离。   2月28日,运载印尼船员的登陆艇从 “KRI Dr Soeharso”号医院船坞舱中驶出并送至塞巴鲁岛进行隔离。3月14日,来自“世界梦”号的188名印尼船员结束了在无人岛的隔离,无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印尼海军医院船“KRI Dr Soeharso”号是用“KRI TanjungDalpele”号船坞登陆舰改装而成的。该船长122米,宽22米,吃水6.7米,能够搭载75名船员和65名医护人员,最多可容纳40名患者。   能否将乘客转运到医院船上进行隔离呢?日本朝野政党的部分议员认为从“钻石公主”号邮轮将感染者送医时存在风险,“需要尽快引进可在海上进行应急治疗的医院船”,敦促政府引进可在海上治疗和运送患者的“医院船”。   日本出云号直升机航母和日向号直升机航母虽然有百十来张床位,但是作为非专业的医院船的它们不但起不了隔离治疗的作用,反倒容易感染其余健康人员。   然而,对于广大读者来说,医院船还是一型陌生的船型,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医院船吧! 医院船的历史:在战争中成长

  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有了医院船的雏形。当时的罗马和希腊舰队指定某些船只临时执行海战伤员抢救任务。18世纪,西方列强在对外掠夺的殖民战争中,其大型舰队几乎都编有卫生舰船。俄罗斯帝国配备了3艘医院船,在对瑞典的战争中,先后有多艘医院船参与了海上医疗救护。日俄战争中,俄国舰队配备有4艘医院船。历史上比较符合医学要求的医院船,是1856年英国的“美女岛”号医院船。   18世纪前的医院船,都是临时指定各种大小不同类型舰船,配上医务人员和医疗器材,用于完成海上伤病员的救治和后送任务。到19世纪中期,随着海上军事行动的扩大,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造船业的进步,各国海军对医院船的布局、装备、医疗技术人员及救治工作的展开程序等,提出了比较完善的医用要求。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先后改装了约100艘医院船,法国、俄国各16艘,德国17艘,意大利7艘。   英国皇家医院船“不列颠”号是白星航运公司奥林匹克级邮轮的其中一艘,也是“奥林匹克”号和“泰坦尼克”号的姐妹舰。“不列颠”号于1915年12月23日服役,船长 269.11米,宽:28.65米,吃水 10.58米,排水量:53,000 英吨。在白星公司的计划中,其原名为“巨人”号(Giganic 又译为“基詹尼克”),由于同级一号舰“奥林匹克”号和“霍克”号轻巡洋舰相撞以及前者经常发生螺旋桨脱离事件、同级二号舰“泰坦尼克”号撞击冰山而沉没,为防止发生像前两舰一样的“厄运”,无奈更名为“不列颠”号来避讳。不过,“不列颠”号改名后也没有去掉“晦气”,1916年11月21日于希腊岛屿Kea附近触雷而沉没。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海军改装了11艘医院船,美海军改装了12艘,德军改装了14艘。在后来的朝鲜、越南战争中,美军开始在医院船上加装直升机平台,开创了用直升机将伤员直接送往医院船的先例。   美国是世界上使用医院船最多的国家之一,其第一艘医院船“红色漂泊者”号于1859年建成下水,曾于南北战争中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军投入近50艘医院船执行海上卫勤保障任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共有17艘医院船参战;朝鲜战争中,美军的“抚慰”号、“安息”号、“庇护”号等3艘医院船执行海上卫勤保障任务;越南战争中,美军也有3艘医院船服役。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交战双方都在海上大量装备了医院船,在救治大量伤病员的同时,一些国家却违反了海牙公约,使得医院船的人道主义色彩蒙上了阴影。   1943年5月,日本伊-177号潜艇在布里斯班附近海域击沉澳大利亚医院船“半人马”号,致使268人丧生。   1945年8月,日本医院船“橘丸”号搭载的武装士兵在菲律宾海岸被美国驱逐舰发现并登船检查,最终船上50名军官,1562名士兵被俘。这不仅是日军公然违反海牙公约的事件,同时也创下了日军一个联队大部被俘虏的纪录。   历次重大海战和人道主义救援行动,世界各国医院昭在海上卫勤保障中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医院船不仅后送伤病员,而且作为国定的治疗机构,协助舰艇医务人员会诊,并提供各种药品和卫生器材等。   医院船是专门用于对伤病员及海上遇险者进行海上救护、治疗和运送的辅助舰船。按照1949年《改善海上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及遇船难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规定,医院船壳体的水线以上涂白色,两舷和甲板标有红十字图案,悬挂本国国旗和白底红十字旗,在任何情况下不受攻击和捕拿.全船工作人员持有国际上规定的身份证并佩戴特制的臂章。   医院船虽然是一条浮动的船只,但是船上应有的设备却一样不少。在医院船上除了应有的医疗机构以外,还有供伤员休养和活动的场所,比如洗衣房、健身房、理发室、图书馆和酒吧等。   在战争时期,医院船是忙个不停,因为那个阶段伤员和病人是非常多的。但是在和平时期,伤员非常少,而且这种船的平时维修保养费用非常高,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持。至今,只有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海军有专门建造的医院船服役,其他国家的海军只能靠战时征用民船改装,战后再退役。   医院船在世界海军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伴随海上作战医疗救护的需要而诞生的,而且近些年来,医院船也被拓展到其他领域,比如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援助及军事外交。

美国仁慈级医院船:世界上最大的医院船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现役医院船是美国海军仁慈级。它的使命是战时为作战部队提供机动后勤保障,尤其是为两栖打击群、快速反应部队和海外作战部队提供应急医疗支持。医疗船的平时维修保养费用很大,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持,美国海军每年要编列上千万美元的预算,这种花费并非每个国家都可以负担。   由1976年建造的油轮改装的仁慈级医院船是20世纪80年代入役的美国海军专用医院船,有两艘姊妹船“仁慈”号和“舒适”号。舰长272.6米,宽32.2米,吃水10米,满载排水量69360吨,航速17.5节,续航力13420海里/17.5节,舰载救生艇12艘,有直升机起降甲板,动力装置为2台蒸汽轮机,功率24500马力。   T-AH 19 Mercy(“仁慈”号),1987年2月28日服役   T-AH 20 Comfort(“舒适”号),1985年4月2日服役。
  医疗设施设有1000张病床、接收分类区、手术区、观察室、病房、放射科、化验室、药房、医务保障等区域,并有血库、牙医室;理疗中心等。设有洗衣房、健身房、理发室、图书馆和酒吧等。没有装备任何武器系统。   医务人员1207名,其中高级医官9名;船务人员68名。平时,船上只留少数人员值勤,一旦接到命令,5天内就可完成医疗设备的配置和检修,并装载所需物资和15天的给养,同时配齐各级医护人员。 苏联的遗产:俄罗斯海军“河”级医院船  苏联海军于70年代末开始专门设计建造了两艘“河”级医院船,于1980年相继下水,目前俄罗斯海军已有“河”级医院船4艘,分别在各舰队服役。该型船排水量11000吨,续航力10000海里以上,船上配有医技人员200名,设有病床500张,7个手术室,甲板上还设有直升机起降平台。

  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320型“额尔齐斯河”号医院船,1988年11月25日开工,1989年7月6日下水,1990年7月31日服役。目前已经完成第二阶段现代化医疗设备安装,包括化验,麻醉设备,最新一代的生命支持系统,X线摄影和超声设备,以及现代外科手术和重症监护设备。

中国“和平方舟”号:第一艘专门建造的大型医院船   “南康”级医院船是中国第一种专用医疗船,该级舰是在“琼沙”级运兵船的舰体上发展而来。首舰1980年由广州造船厂始建,1981年下水。共建造2艘。该船可以完成中近海医疗救治任务。船上设有伤员分类站、手术室、抗休克室、重伤处置室、X线检查室、化验室、传染病房等。可收治100-130名伤病员。满载排水量2150吨;长86米,宽13.4米,最大型深7.3米,吃水3.9米;3台8NVD48A-2U柴油机;航速16节,续航力3000海里;编制59名船员。由于其医疗布局不符合医院船的要求,也不适应现代海战伤病员的快速救治需要,目前已经退役。   与其他国家多数由民船改装而成的医院船不同,“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是中国专门为海上医疗救护“量身定做”的专业大型医院船,也是世界上第一艘专门建造的超万吨级大型专业医院船。其真实舰名是“岱山岛”号,舷号866,由广船国际制造。该船搭载的某些医疗设施装备达到三甲医院的水平。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长178米、宽25米、航速20节,续航力5000海里,排水量14000余吨,拥有直升机库和起降平台,可以搭载13吨的直-8救护直升机。   设有伤病员换乘、检伤分类、门诊、住院、后送撤离五大医疗区,18个科室,共300多张床位(300张床位相当于1间二甲医院的建设标准),总面积4000平方米。CT、DR、超声、大型生化检测等都可以在船上进行,还配有血库和8间手术室(6间千级层流手术室,2间万级层流手术室),这样的手术室标准,除了移植几乎所有的手术都可以在船上进行。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入列11年来,先后9次走出国门,航行24万余海里,相当于绕赤道11圈。累计服务43个国家和地区,治疗23万多人次,拜会和接待国家元首、军政高层230余人次。   近日,中国海军2艘新型医院船建造工作已基本完成,这意味着中国海军即将拥有3艘海上医院,医疗保障能力将有新的提高。新型中型医院船大约为2017年底开工建造,2019年3月首舰下水,预计舾装工作将很快完成。该型医疗船吨位大概在5000-6000吨左右。

快速部署:模块化方舱医院船   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军将排水量16910吨的“乌干达”号客轮,仅用65个小时就改装成拥有1300张病床的医院船,设有内、外、眼、口腔、X线、检验、病理、药房、手术室、烧伤和加强护理病房,增添了直升机平台、伤员输送斜滑道、升降机、海上补给及海水淡化装置和卫星通讯设备,该医院船在这场战争中为伤病员医疗救护发挥了巨大作用。后来发现英军采用模块化改装手法,在陆地上建造相关模块的同时模块,将已经造好的整体模块吊上船安装,可以说在舰船改装史上是一个创举。   改装客轮是一条途径,在货船上加装医疗方舱改成医院船则是更加快捷、经济之路。   在海湾战争期间,英国海军就利用了18000吨的“百眼巨人”号训练舰,直接加装了45只集装箱,改成伤员接收船,在后勤保障中发挥了作用。   方舱医院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起到了巨大作用,其机动性好,展开部署快速,环境适应性强等诸多优点而能够适应突发的应急医学救援任务。方舱医院是以医疗方舱为载体,医疗与医技保障功能综合集成的可快速部署的成套野外移动医疗平台。方舱医院”一般由医疗功能单元、病房单元、技术保障单元等部分构成,是一种模块化卫生装备,具有紧急救治、外科处置、临床检验等多方面功能。   模块化方舱医院船使用单独的医疗模块可以较好地隔离传染病患者,采用中央空调的客轮改装医院船则会引起交叉传染。   中国海军用 “庄河”号集装箱船加装了医疗模块,成为一艘临时医院船,赋予舷号865。“庄河”号排水量达到3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一艘模块化医院船。   “庄河”号集装箱船加装了医疗模块和直升机平台。
  中国海军“世昌”号国防动员舰,其也通过医疗模块的组装可以承担一定的医疗后勤任务。 中国制造: 全球最大的非政府医院船   2019年7月2日上午,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在建的医院船顺利出坞,此次出坞的美国Mercy Ships公司的医院船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非政府医院船,该船按照豪华游轮规范设计建造,采用全回转电力推进装置,可在世界范围内航行,为世界最贫困的地区提供免费慈善医疗和专业培训,是业界同类产品的标杆,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该船总长174.1米、型宽28.6米,设计吃水6.15米,设计水线以上净空高度41米,服务航速12节,排水量37000吨,入级英国劳氏船级社。出航时定员500人,在港停靠期间额定载客包括旅客、船员、日工、病人及家属等可达到950人。共有12层甲板,医院部分是该船的关键功能区域,主要由化验室、普通门诊、眼科门诊、牙科门诊、CT扫描室、康复室、手术室、药房、ICU病房、住院部、护理站、培训中心等组成。在其他甲板设有学校和包括客舱、家庭套房、餐厅、咖啡厅、商店、图书馆、电影院、室外游泳池等在内的居住区域和观光休闲区域。   由于医院船与邮轮在体量上、功能上有诸多相似之处,该船的建造将为我国未来建造类似的功能船提供宝贵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也将为建造豪华邮轮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Mercy Ships: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医院船   Mercy Ships组织的中文名就叫“慈善船”,这是一个国际慈善机构,经营着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医院船,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如免费医疗、社区卫生教育、精神卫生医疗、牙科医疗、艾滋病/传染病防治等,在全球57个发展中国家和18个发达国家开展了医疗服务,目前主要集中在非洲国家。MercyShips运营过五艘船舶,包括Anastasis、GoodSamaritan (后改名为Island Mercy)、Pacific Ruby、Caribbean Mercy 和Africa Mercy。   这个1978年就成立的组织认为,全球100个大型城市中有90个是港口城市,而有很多人都居住在海岸线附近,因此医院船能够为这些人提供更多的免费医疗服务。   该组织 “非洲仁慈”号(MV Africa Mercy),总注册吨位16500吨。   该组织的前4艘医院船都是二手客轮改建,“非洲仁慈”号由英国建造,而最新的“全球仁慈”号建造任务交给了中国!中国建造的这艘NB011-1号轮未来将被命名为“全球仁慈”号,极大地扩展该组织在全球慈善医疗的范围。
相关附件:
  • 最新
  • 最热
  • 新闻